在台灣,許多公務人員、教師及軍人的退休金制度不同於一般勞工,他們在退休後所領取的月退俸是否需要繳稅,成為許多人關心的話題。根據財政部的相關規定,雖然大部分的退休金不必繳稅,但特定情況下仍需申報綜合所得稅。本文將從公務人員、軍人和教師的退休金課稅問題深入探討,並介紹相關的免稅額及申報方式。
一、退休金種類及申報方式
依據請領的退職金方式,退休金的申報方式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 一次請領退職金
- 按月請領
- 部份一次請領,部份按月請領
根據現行的稅法,如果領到的退休金達到了退職所得的課稅門檻,就必須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以下將針對這三種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
1. 一次請領退職金
若選擇一次性請領退職金,根據「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及相關法規,若金額在每年服務年資乘以188,000元如下的金額以內,則免繳所得稅。假設一位退休人員的服務年限為20年,那麼他所領取的退休金不得超過3,760,000元才能享有免稅待遇。
2. 按月請領
對於選擇按月請領的退休人員,綜合所得稅的計算方式稍有不同。依據財政部最新規定,月退休金若全年總額低於NT$ 81.4萬元,則不需繳稅;超過部分則需要依照課稅級距繳納稅款。
3. 部份一次請領,部份按月請領
這種方式的退職金,則需對不同領取的部分進行拆分計算。一次性領取的部分需依照前述規定進行稅務計算,而按月領取的部分則需考慮到年度的免稅額。
二、各類退休金的課稅情況
現在我們來看不同型別的退休金是否需要繳稅,特別是「公務人員退休金」、「教師退休金」和「軍人終身俸」。
1. 公務人員月退休金
根據規定,自110年1月1日起,公務人員提撥的退撫基金費用不再計入繳付年度的薪資收入,但其領取的退休金部分仍需視情況報稅。若年收入低於指定免稅額,則無需繳稅。
2. 教師退休金
教師的退休金亦依實際情況申報,若月領取金額低於NT$ 81.4萬元,也同樣免稅。而在累積年資較高的情況下,若退休金較高則可能部分需要繳稅。
3. 軍人終身俸
軍人的退休金制度在過去的改革後,採用的是「先免稅,後扣稅」的方式,因此在職時期圍繞於退撫基金的提撥部分在計算薪資的時候是免稅的,而退役後的領取金額若超過免稅範圍,也需繳納相應的所得稅。
三、公務人員、軍人及教師退休金課稅比較
退休金型別 | 免稅額 | 課稅情況 |
---|---|---|
公務人員退休金 | NT$81.4萬元以下 | 超過者按綜合所得稅申報 |
教師退休金 | NT$81.4萬元以下 | 超過者按綜合所得稅申報 |
軍人終身俸 | 根據年資及請領方式 | 超過免稅額部分需報稅 |
四、總結
總結而言,根據台灣稅法規定,公務人員、教師及軍人所領取的退休金,是否需要繳稅取決於他們的退休金數額及請領方式。一般來說,若月退休金低於指定免稅額,則不需繳稅;反之則需要依照相關機制報稅。瞭解這些資訊,可以幫助退休人員在退休金領取時做出更明智的選擇,避免因稅務問題產生不必要的困擾。務必要留意每年的免稅額變化,以確保正確的報稅資訊,為自己爭取最合理的財務安排。
常見問題
-
公務人員、教師和軍人的退休金一定要繳稅嗎?
A:根據所得稅法規定,公務人員、教師和軍人的退休金在特定情況下可能免稅,但超過一定金額時則需要繳納綜合所得稅。 -
什麼樣的退休金會被視為免稅的?
A:若公務人員、教師或軍人的月退休金未超過指定的免稅額,則無需繳納稅款。 -
退休人員如何知道自己的退休金是否需要繳稅?
A:退休人員可根據每年的收入與免稅額做比對,若超過免稅額則需要申報繳納所得稅。 -
月退休金低於多少時不需要繳稅?
A:按照目前的法規,公務人員、教師或軍人的月退休金若未超過NT$ 81.4萬元,則不需繳稅。 -
一次性請領的退休金有什麼稅務上的優勢?
A:一次性請領的退休金若金額在規定範圍內,可享有免稅待遇,並免繳所得稅。 -
退休人員必須自行申報退休金的稅款嗎?
A:是的,若退休人員的月退休金達到課稅門檻,則需自行申報並繳納相應的所得稅。 -
退休金是如何計算綜合所得稅的?
A:綜合所得稅的計算方式是根據月退休金總額是否超過免稅額,超過部分將按照課稅級距進行計算。 -
為何軍人退休金採取先免稅後扣稅的方式?
A:軍人的退休金制度採用「先免稅,後扣稅」的方式,是為了減輕軍人在退休後的經濟負擔。 -
若退休人員有其他收入或補助金,是否也需要申報?
A:是的,退休人員如有其他收入或補助金,也需要列入綜合所得稅的計算範圍,需要申報繳納稅款。 -
退休人員應該注意哪些稅務事項?
A:退休人員應當留意每年的免稅額變化,避免因疏忽而產生稅務糾紛,確保自己的財務安排合理合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