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要打幾劑?台灣現行政策,多數人童年已完成接種但效果會隨時間遞減。疾管署建議,麻疹疫苗(通常指MMR——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三合一疫苗)需打2劑,分別於出生滿12個月與滿5歲至入小學前時施打。如果疫苗注射史或抗體狀態不確定,成年後可自費檢驗抗體或補打疫苗。完整兩劑疫苗保護力可維持約10至20年,建議20歲左右高風險者可考慮補打。下面整理不同年齡與身分的接種建議、麻疹疫苗補打、效期、自費價格等資訊:
麻疹疫苗要打幾劑?幾歲打?最新時程比較表
對象 | 接種劑數 | 推薦接種年齡/時程 | 注意事項 |
---|---|---|---|
一般兒童 | 2劑 | 第1劑:滿12個月 第2劑:滿5歲至小學前 |
接種間隔至少28天 |
醫療照護人員/高風險族群 | 2劑 | 無麻疹/德國麻疹抗體證明者,兩劑間隔4週 | 建議先檢驗抗體,必要時補打 |
1981年後出生成人 | 至少1劑(補打) | 若不確定抗體或僅打過一劑建議補打 | 可自費驗抗體,缺抗體則補接種 |
1966年前出生者 | 0劑 | — | 多數已自然感染,無需補打 |
出國前/麻疹流行區旅客 | 1-2劑 | 出發前至少2-4週 | 部分國家需接種證明,務必提早規劃 |
麻疹疫苗的補打規定
如過去沒有完整2劑接種史、抗體量低或不確定,可向醫師諮詢自費檢驗抗體,以決定是否需麻疹疫苗補打。1981年(民國70年)以後出生的成年人、醫療照護人員、航空業、幼教老師等高風險族群如抗體陰性,建議補打一劑MMR疫苗,間隔最少28天完成2劑。
麻疹疫苗有效期多久?德國麻疹疫苗有效期說明
- 麻疹疫苗有效期:約10至20年,完整兩劑的保護期可超過10年,但隨年齡增長抗體量會下降。
- 德國麻疹疫苗有效期也與MMR重疊,一般能維持10年以上防護。
註:不同體質、免疫力、年齡,免疫狀態不盡相同。
麻疹疫苗每年都要打一次嗎?
針對一般大眾,不需每年接種。但特殊職業(例如醫療照護人員)或疫情流行期,高風險接觸時部分單位會要求每年檢驗抗體,有必要則補打。
麻疹疫苗自費價格多少?
於台灣,麻疹疫苗自費一劑價格約700–1500元,每家醫院與診所收費不同,建議事先諮詢醫療院所。檢驗麻疹抗體費用則約500–1000元不等。
實用提醒與重點整理
- 幼兒打幾劑?:12個月1劑、5歲1劑,共2劑。
- 1981年後出生、不確定抗體者?:可自費驗抗體,陰性則補打1或2劑MMR。
- 德國麻疹疫苗和麻疹疫苗同屬MMR三合一,效期一致。
- 特殊身分(如醫護)或疫情高風險者:建議檢驗抗體並補打。
如擔心自身麻疹免疫力,建議先自費檢查抗體,再經由醫師評估補接種的必要性。規劃出國前,也要提早打疫苗並取得國際證明。
結語
麻疹疫苗多久打一次?依台灣政策,幼兒需2劑,各族群再依年齡與暴露風險評估是否補打。接種後可獲長期保護,但完整接種後約15-20年效果遞減,如進入高危區域或職業需求須檢驗抗體補打。麻疹疫苗自費價格親民,隨時和醫師諮詢,守護自身及家人健康。
常見問題
- 我需要打幾劑麻疹疫苗?何時打?
A:台灣的建議是兒童在滿12個月時接種第一劑,5歲至入小學前再接種第二劑,共兩劑。成人若不確定是否已接種或抗體不足,建議補打一劑,劑數視個人狀況而定。 - 麻疹疫苗的完整接種可以維持多久的保護力?
A:完整兩劑疫苗的保護力約可維持10至20年,但隨著時間抗體可能遞減,建議高風險族群或出國前提前檢查抗體並考慮補打。 - 我已經長大成人,還需要打麻疹疫苗嗎?
A:如果不確定是否曾完成疫苗接種或抗體不足,建議可自行檢驗抗體,若結果為陰性則建議補打一劑,以確保免疫效果。 - 麻疹疫苗需要每年都打嗎?
A:不需要每年打。一般人只需一次接種,但高風險或特定職業(如醫護、航空業)的人,可能會定期檢查抗體,必要時再補打。 - 除了兒童,哪些成人應該接種或補打麻疹疫苗?
A:1981年(民國70年)後出生的成年人若不確定抗體狀況,建議檢驗抗體,抗體陰性者應補打一劑;高風險族群(如醫護人員、出國旅客)特別建議補打。 - 麻疹疫苗的費用大概多少?
A:在台灣,每劑麻疹疫苗的自費費用約在700元到1500元之間,檢驗抗體則約500元到1000元,費用因診所而異。 - 如果疫苗接種後效果可能會消退,那我還需要補打嗎?
A:是的,經過10年以上仍在高風險情況或國外旅遊前,建議先檢驗抗體,必要時再補打疫苗,以確保免疫力。 - 我在出生前沒接種過麻疹疫苗,應該怎麼做?
A:建議先檢驗抗體,若抗體不足或陰性,則可由醫師建議補打一至兩劑MMR疫苗,以獲得免疫保護。 - 德國麻疹疫苗和台灣的麻疹疫苗效果一樣嗎?
A:德國麻疹疫苗屬於MMR三合一疫苗的一部分,與其他麻疹疫苗具有相似的免疫效果,保護期約在10年以上。 - 如果我打過麻疹疫苗,但仍擔心可能沒免疫,該怎麼辦?
A:建議先檢測麻疹抗體,若抗體低或缺乏,則可補打疫苗來增強免疫力,以降低感染風險。
如有其他疑問,建議諮詢醫師或當地衛生單位,以制定適合自己的免疫策略。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