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到頭後的觀察期:如何確保安全與健康

頭部外傷是一項常見的意外,無論是在家中、工作場所或是運動時,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我們撞到頭部,身體會發出一些警告訊號,這時候的觀察與反應至關重要。特別是針對年長者,因為他們的腦部已開始萎縮,出現腦內損傷的風險更高。因此,瞭解撞到頭後需要觀察多久是確保安全的基本常識。

碰撞後的首要任務

根據醫學專家劉孝侃的建議,若在撞到頭後,必須進行為期72小時的觀察,這段期間,若無出現異常症狀,原則上便可不必擔心腦損傷的問題。特別是在年齡超過65歲的患者中,這一步驟更顯得重要,因為他們的腦組織更脆弱。

觀察的重點

在觀察期間,患者及其家屬需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 意識清楚程度:觀察傷者的意識是否保持清醒。這個檢查需持續3天到2周。
  2. 頭痛及嘔吐:注意是否出現頭痛或嘔吐症狀,且是否逐漸嚴重。如果症狀在事故後兩週內逐漸改善,就可安心。
  3. 其他異常症狀:如有昏睡、昏迷、劇烈頭痛、頭暈、抽搐等,應立即就醫。

在頭部受傷後,特別是在72小時內需密切觀察以下五大症狀:

症狀 觀察時間
意識變差 1-72小時內
持續嘔吐 1-72小時內
劇烈頭痛 1-72小時內
昏睡或昏迷 任何時候
抽筋 任何時候

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建議立即前往醫院尋求幫助。

年長者的特殊考量

年長患者的觀察需特別謹慎。由於他們的腦部萎縮,可能會使顱內出血的情況隱蔽,尤其是在受傷後3天內,急性血塊的形成最為危險。建議年長者及其家屬在事故發生後,至少在兩個月內特別留意他們的狀況,因為延遲性的腦出血可能在幾周後才出現,例如嚴重頭痛、頭暈或神經功能障礙等症狀。

何時尋求醫療協助?

如果在受到撞擊後的1至2小時內,出現如下症狀,應立即送醫:

  • 意識完全喪失或遲遲無法恢復
  • 持續且劇烈的頭痛
  • 突然出現的嘔吐
  • 抽搐或癲癇發作

觀察的方式與原則

一旦發生頭部撞擊,就應該在受傷後的24小時內,每2小時檢查一次病人。隨著觀察期的延續,第二天可每4小時檢查,第三天則可每8小時檢查。這樣的方式可以及時發現顱內壓力變化的徵兆,以避免潛在的危險。

注意藥物的使用

在觀察期間,家屬還要特別注意患者的藥物使用,儘量避免止痛藥、安眠藥和抗凝血劑的使用,因為這些藥物可能掩蓋症狀,導致錯過醫療時機。

總結

撞到頭需要格外小心,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在充分理解「撞到頭要觀察多久」的基礎上,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適當的觀察,方能保障患者的健康與安全。三天的密切觀察、瞭解和記錄症狀,對於避免潛在的腦損傷至關重要。若您發現異常情況,千萬不要忽視,留給醫生足夠的時間與機會來進行診斷和治療。

無論是家庭、學校或運動場,當意外發生後,理智的應對方式是最好的防護。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牢記這些知識,保障自己與他人的安全。

常見問題

  1. 撞到頭後需要觀察多久?
    A:據醫學專家建議,撞到頭後需觀察為期72小時。

  2. 撞到頭後應特別注意哪些症狀?
    A:需密切觀察意識清楚程度、頭痛及嘔吐情況,以及其他異常症狀如昏睡、昏迷、頭暈、抽搐等。

  3. 年長者需注意哪些特殊情況?
    A:年長者需特別留意頭部受傷後潛在的腦出血風險,特別是在受傷後3天內。

  4. 在何時應該立即就醫?
    A:若出現意識喪失、持續且劇烈的頭痛、突然嘔吐或抽搐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5. 觀察的方式與原則是什麼?
    A:在受傷後24小時內,每2小時檢查一次患者;第二天改為每4小時檢查,第三天改為每8小時檢查。

  6. 需要避免哪些藥物使用?
    A:在觀察期間應盡量避免使用止痛藥、安眠藥和抗凝血劑,以避免掩蓋症狀。

  7. 撞到頭後為什麼要密切觀察病人?
    A:及時發現顱內壓力變化的徵兆,以避免潛在的危險和腦損傷。

  8. 72小時的觀察期間需注意哪些症狀?
    A:意識變差、持續嘔吐、劇烈頭痛、昏睡或昏迷、抽筋等症狀。

  9. 怎樣來避免腦內損傷的風險?
    A:嚴格遵循醫生的建議,三天的密切觀察和了解症狀,若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就醫。

  10. 撞到頭為什麼要理智應對?
    A:理智應對能提供最佳的保護措施,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若有資訊誤植,懇請來信告知修改
choozseo@gmail.com

✦ 聯絡資訊 ✦

官網
https://choozseo.com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oozSEO

Email
choozseo@gmail.co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