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交易平台最新進展與時間軸
- 2023/08/07: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係行政院環境部委託、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定臺灣證券交易所與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共同投資掛牌,啟動「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買賣、碳諮詢與教育訓練」三大業務。
- 2023/12:首批國際碳權上架,引入亞洲、非洲、南美洲等高品質自願性碳權(VCC)。
- 2024/10/02:國內碳權交易平台正式上路,採「全美元計價」,開放國際專案掛牌;買方目前以「本國法人」為主。
- 2024/12/21-22:環境部委託台灣碳權交易所辦理國內減量額度交易與拍賣,已有多件定價交易案上架,國內減量額度公開交易正式啟動。同時「國際碳權交易平台」上線,首批國際碳權掛牌交易,被視為台灣碳市場里程碑的歷史性首次。
補充:平台的「八大交易規則」對外釋出重點包括(節錄):
- 僅限本國法人採購。
- 國際專案可掛牌上架,採全美元計價,賣方得為國際開發者。
- 買進後僅可持有、註銷或移轉,不得在碳交所平台二次轉售。
- 國內減量額度交易由環境部授權委託台灣碳權交易所執行,採定價交易與拍賣雙軌。
上述規則使得「買方端」以台灣企業為核心,「供給端」可連接國內外合格專案,並以註銷(抵換)與移轉為主,避免平台內短線投機。
碳交易如何運作(企業視角)
碳交易的本質是以市場機制促成減碳成效由高效率者供給給有減量需求者,常見兩大類型:
- 合規市場:依照法規或總量管制與交易(Cap-and-Trade)制度配額管理與交易。
- 自願市場:企業為達成ESG、淨零承諾或供應鏈減碳,購買經第三方驗證之碳權並註銷。
國內減量額度 vs 國際自願碳權
- 國內減量額度:依「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運作,計畫需經方法學、第三方查驗、環境部審定後發放額度,得於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交易、移轉與註銷。
- 國際自願碳權(VCC):來自VCS、Gold Standard等國際標準之專案;我國平台已引入亞洲、非洲、南美洲等高品質專案,採美元計價,由本國法人購買並註銷抵換。
企業操作四步驟
- 盤查與目標:完成溫室氣體盤查(Scopes 1/2/3)與科學基礎目標設定。
- 減碳優先:先做能效、製程、再生能源與供應鏈減量。
- 差額抵換:透過台灣碳權交易平台選購國內額度或國際碳權,並進行註銷。
- 稽核揭露:保存交易與註銷憑證,於永續報告與客戶稽核時揭露。
何謂台灣碳權交易所(TCX)?
- 成立背景: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於2023/08/07,由臺灣證劵交易所與國發基金共同投資,受行政院環境部委託運作國內額度交易與拍賣,並辦理國際自願碳權上架與交易。
- 三大業務: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買賣、碳諮詢與教育訓練。
- 交易設計:國際碳權採美元計價,國內減量額度有定價交易與拍賣;買方以「本國法人」為主,購買後可持有、註銷或移轉。
- 人才與資源:關注「台灣碳權交易所104」招聘資訊,可掌握碳市場職缺與教育資源動態。
台灣碳權價格與影響因素
- 影響因素:專案類型(避免/移除)、標準(VCS、GS等)、共同效益(生物多樣性、社會效益)、簽發年度、交付條件與稅費、供需時點與信用評等。
- 參考脈絡:
- 國際自願市場近年成交價落差大,部分避免型信用在低個位數至十多美元/噸,高品質移除型與工程型信用可高達數十至百美元以上。
- 台灣國內減量額度目前以個案議價、定價與拍賣並行,價格以平台即時掛牌與成交為準。
- 新聞案例顯示,亦曾有以新台幣媒合之個案,例如台北101「停車場採用高效率光源」專案曾於12/09以10萬5千元購得30公噸(屬特定時間點之單筆交易,僅供參考)。
- 建議:企業購入前應檢視方法學、第三方查驗報告、專案風險與註銷可追溯性,並以平台即時資訊為主,避免僅以均價判斷「台灣碳權價格」。
台灣碳權申請(國內減量額度)實務流程
- 條件與方法學:依環境部公告方法學擬定減量計畫與基準線。
- 第三方查驗:委託合格查驗機構完成驗證/查證。
- 送審與簽發:向環境部提出申請,通過審定後獲發國內減量額度。
- 登錄與交易:於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上架定價或參與拍賣,或進行移轉/註銷。
- 文件管理:保存完整技術文件、驗證報告、審定與簽發證明,便於稽核。
概念股觀察:台灣碳權概念股有哪些公司(非投資建議)
「碳權交易平台概念股」與碳市場相關度可概分三類:
- 碳權大戶/林紙資產與自備專案
- 正隆、華紙、榮成、農林、寶隆等。
- 碳捕捉/材料與製程
- 台塑、台泥、國產、永光、中華化、東聯等。
- 碳盤查/數據與雲端
提醒:以上屬市場通稱「台灣碳權概念股有哪些公司」的整理,與實際碳權持有量與財務表現不同;投資前請自行研究並留意公司公告,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 中華電信、遠傳、倍力、資通、叡揚、上奇、伊雲谷等。
台灣最大碳權公司?市場參與者與業者名錄
- 公部門與平台
- 環保署碳權交易平台(現「行政院環境部」業務):負責法規、方法學與額度管理之公權力角色。
- 台灣碳權交易所(TCX):台灣碳交易平台之核心交易與服務機構,提供國內額度與國際自願碳權的交易與註銷。
- 民間供應與服務
說明:「台灣最大碳權公司」屬市場話術或行銷語彙,實務上宜檢視業者之登記資訊、合法授權、第三方驗證與實際成交與註銷紀錄,並優先以台灣碳權交易所與環境部資訊為準。- 台灣碳交易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Emission Exchange Co., LTD., TWEE)
- 統編:29187200;電話:(07)339-3456。
- 登記事項: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287號16樓;另見對外聯絡據點為高雄軟體科技園區(高雄市前鎮區復興四路12號12樓-6)。
- 代表人:楊明坤。
- 服務:國內外碳權交易媒合、ESG課程與碳中和顧問培訓;與社團法人台灣碳權推廣交易協會合作;並宣示運用Blockchain與IoT於碳市場創新。
- 台灣碳資產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Carbon Asset Co., Ltd.)
- 聚焦綠能與碳資產顧問、專案開發與交易服務。
- 其他產業參與者
- 福華等業者投入國際碳權開發與管理,與國際林業單位合作保育與在地經濟(以長期專案供給為特徵)。
- 台灣農林持有廣大林地資源;紙業與材料產業(正隆、華紙等)長期布局碳足跡與減量措施。
比較表|台灣碳交易平台與相關單位職能
單位/平台 | 性質 | 成立/背景 | 核心功能 | 買方資格 | 計價 | 可否二次轉售 | 對外重點資訊 |
---|---|---|---|---|---|---|---|
台灣碳權交易所(TCX) | 公私合資平台 | 2023/08/07,環境部委託、證交所與國發基金投資 | 國內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國際自願碳權交易、註銷、諮詢訓練 | 以本國法人為主 | 國際碳權以美元計價;國內額度依案制 | 不得在平台內二次轉售,可持有/註銷/移轉 | 首批國際碳權掛牌、10/02正式上路、國內多案定價上架 |
環保署碳權交易平台(現環境部) | 政策/監管 | 依氣候變遷因應法與相關子法 | 方法學、審定/簽發、額度管理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公告方法學、額度管理與交易管理辦法 |
台灣碳交易股份有限公司(TWEE) | 民間服務商 | 高雄設立,統編29187200 | 碳權媒合、ESG課程、碳中和顧問、技術整合(Blockchain/IoT) | 企業客戶 | 依合約 | 依合約 | 電話(07)339-3456;地址與代表人公開 |
台灣碳資產股份有限公司 | 民間開發/顧問 | 綠能服務新創 | 專案開發、資產管理、顧問 | 企業客戶 | 依合約 | 依合約 | 專案型供給與顧問服務 |
企業落地路線圖與資金風險控管
- 目標設計:先訂科學基礎目標,再規劃年度與長期抵換策略,避免短期搶價。
- 風險控管:檢視標準、附加性、永久性與逆轉風險;選擇具強健監測與保險機制的專案。
- 供應策略:結合國內減量額度與國際碳權;以分批採購、長約鎖量、部分即期註銷的方式,平衡價格與合規需求。
- 能力建置:內訓或外訓強化碳盤查、專案評估與法遵;可關注「台灣碳權交易所104」與各專業協會之課程資源。
結論
台灣碳交易平台已進入實質上路階段,國內減量額度交易與國際自願碳權雙軌並行,並以「本國法人為主要買方、美元計價、購後持有/註銷/移轉、禁止平台內轉售」為核心規則。企業若想掌握「台灣碳權價格」,應以平台即時資訊為準,並透過嚴謹的盡職調查與方法學審核來控管風險。在實務上,善用台灣碳權交易所、環保署(環境部)制度資源,以及民間如台灣碳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等服務生態系,有助於加速減碳、完成台灣碳權申請並穩健達標。在產業投資面,所謂「碳權交易平台概念股」需以基本面與合規表現檢視,謹慎對待市場話題與「台灣最大碳權公司」等宣稱,回到可驗證、可註銷、可交付的碳權真實價值。
常見問題
- 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的背景與三大業務為何?
A:於2023/08/07由行政院環境部委託,並由證券交易所與行政院國發基金共同投資掛牌,啟動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買賣、碳諮詢與教育訓練三大業務。 - 何時引入首批國際碳權及來源?
A:2023/12引入亞洲、非洲、南美洲等高品質自願性碳權(VCC)。 - 國內碳權交易平台何時正式上路,計價方式為何?
A:2024/10/02正式上路,採全美元計價,國際專案可掛牌;買方以本國法人為主。 - 八大交易規則的要點有哪些?
A:- 僅限本國法人採購
- 國際專案可掛牌上架,採美元計價,賣方為國際開發者
- 買進後僅可持有、註銷或移轉,不得在碳交所平台二次轉售
- 國內減量額度交易由環境部授權委託TCX執行,採定價交易與拍賣雙軌。
- 國內減量額度與國際自願碳權的差異是什麼?
A:國內減量額度依「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運作,需經方法學、第三方查驗、環境部審定後發放額度,於平台交易、移轉與註銷;國際自願碳權來自國際標準專案(如VCS、Gold Standard),以美元計價,由本國法人購買並註銷。 - 企業落地的四步驟是什麼?
A:盤查與目標、減碳優先、差額抵換、稽核揭露。 - 台灣碳權價格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A:專案類型(避免/移除)、標準(VCS、GS等)、共同效益、簽發年度、交付條件與稅費、供需時點與信用評等;國際市場價差大,國內以平台掛牌成交為主。 - 國內減量額度的實務流程是什麼?
A:- 依環境部公告方法學擬定減量計畫與基準線
- 經第三方查驗後送審簽發減量額度
- 在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上架定價或參與拍賣,或進行移轉/註銷
- 並保存技術文件與驗證報告以備稽核。
- 台灣碳權概念股可分為哪三類?
A:碳權大戶/林紙資產與自備專案(如正隆、華紙、榮成、農林、寶隆等)、碳捕捉/材料與製程(台塑、台泥、國產、永光、中華化、東聯等)、碳盤查/數據與雲端(中華電信、遠傳、倍力、資通、叡揚、上奇、伊雲谷等)。 - 關於「台灣最大碳權公司」等說法,投資前應注意哪些要點?
A:應以登記資訊、合法授權、第三方驗證、實際成交與註銷紀錄為準,並以台灣碳權交易所與環境部資訊為核心,避免只憑宣稱作為投資依據。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