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梯尺寸法規怎麼算踏面級高?設計與檢核要點一看就懂

名詞定義與基本觀念

  • 踏面(T,踏面深度):指每一階可踩踏的水平距離,從踏面外緣到垂直踢面之間的距離。樓梯踏面深度愈大,腳掌著地愈穩。
  • 踢面(R,級高、樓梯一階高度):指階與階之間的垂直高度。
  • 樓梯踏面尺寸/樓梯踏階尺寸:泛指單一階的R與T這組尺寸。
  • 樓梯寬度:兩側邊緣間的淨寬,影響會人、搬運及避難效率。
  • 傾斜角度:由R與T的比例決定,一般室內以約30°最舒適。

樓梯尺寸法規與樓梯深度法規重點

條文節錄與統整(依題示內容彙整)

  • 303.1、304.1 級高及級深:
    • 級高 R 應為16公分以下
    • 級深 T 應為26公分以上
    • 綜合檢核:55公分 ≦ 2R + T ≦ 65公分
  • 303.5.2 級高及級深:
    • 級高 R 需為18公分以下
    • 級深 T 不得小於24公分
    • 綜合檢核:55公分 ≦ 2R + T ≦ 65公分
  • 實務常見補充(依題示內容):
    • 踏階最小深度可取24公分,含前後交錯區各2公分
    • 踏階高度20公分以下;舒適建議16~18.5公分
    • 常見踏面深度25~30公分;標準值約28公分
    • 樓梯寬度至少75公分以上,便於兩人交錯
    • 室內傾斜角約30°最宜;可落在20°~45°

說明:不同條文或使用情境(例如一般樓梯、無障礙或特定場所)可能出現R≤16/T≥26與R≤18/T≥24兩種門檻。設計時可優先採較嚴格(R≤16、T≥26)或依適用法規與場域選用;並必須滿足2R+T區間。

表格|法規、設計建議與人因公式對照

項目 樓梯尺寸法規/樓梯深度法規(依本文引用) 設計建議(舒適/住宅) 人因公式/檢核
級高 R(樓梯一階高度) R≤16 cm(303.1/304.1)或 R≤18 cm(303.5.2) 16–18.5 cm,勿超過20 cm 由 2R+T 反推;R愈低愈穩但階數↑
級深 T(踏面深度) T≥26 cm(303.1/304.1)或 T≥24 cm(303.5.2);可含前後交錯各2 cm 標準約28 cm;常見25–30 cm T ≈ 60 − 2R(或63–65 − 2R)
綜合檢核 55–65 cm(2R+T) 以60 cm中值;或取63–65 cm更順步 Blondel:2d+w ≈ 60–65 cm
樓梯寬度 依用途另有規定 住宅≥75 cm,居家≥80 cm更佳 舒適與搬運需求並重
傾斜角度 —(依用別而定) 室內約30°,可20°–45° 取決於R/T比
踏數(奇數) 常採奇數踏,起迄更順 減少最後一步落差感

樓梯計算公式與樓梯階數算法

  • 樓梯計算公式(核心)
    • 綜合舒適檢核:55 ≤ 2R + T ≤ 65(cm)
    • 人因步幅(Blondel)建議:2d + w ≈ 60~65(cm)
    • 室內舒適目標:R落在16~18.5 cm;T落在25~30 cm(標準約28 cm)
  • 樓梯階數算法(步驟)
  • 取得樓層淨高H(樓上地坪至樓下地坪)。
  • 預選舒適R目標(例:17~18 cm),先估階數N ≈ H / R。
  • 四捨五入或取整:N為「級高數」(踢面數);實際R = H / N。
  • 用樓梯計算公式反推踏面深度:T = 60 − 2R(或取63、65再檢討),同時檢核T≥24或T≥26。
  • 檢核總水平延伸長度(不含平台):Run ≈ (N − 1) × T。
  • 檢核傾斜角:θ ≈ arctan(R/T),目標約30°。
  • 檢核樓梯寬度、平台尺寸與淨高,不違反樓梯高度法規與樓梯尺寸法規。
    • 樓梯計算器使用建議
    • 以H、空間可用長度、法規門檻(R上限、T下限、2R+T區間)為輸入,讓樓梯計算器自動枚舉N並輸出R、T、θ與Run。
    • 優先選擇同時滿足:R≤16或18(依適用條文)、T≥26或24(依適用條文)、2R+T介於55~65;若有多解,選θ接近30°且Run符合平面限制者。

範例計算(兩種法規門檻比較)

  • 已知:樓層淨高H = 285 cm;目標中值 2R+T ≈ 60。
  • 路徑A(採較嚴格門檻R≤16、T≥26)
    • 先估N = 18 → R = 285/18 ≈ 15.83 cm(符合R≤16)
    • T = 60 − 2R ≈ 60 − 31.66 = 28.34 cm(≥26)
    • Run ≈ (18−1)×28.34 ≈ 481 cm;θ ≈ arctan(15.83/28.34) ≈ 29.4°
  • 路徑B(採R≤18、T≥24)
    • 估N = 17 → R = 285/17 ≈ 16.76 cm(符合R≤18)
    • T = 60 − 2R ≈ 60 − 33.52 = 26.48 cm(≥24)
    • Run ≈ (17−1)×26.48 ≈ 424 cm;θ ≈ arctan(16.76/26.48) ≈ 32.1°
  • 比較:A較平緩舒適但需要較長Run;B較省空間但角度稍陡。均滿足2R+T區間與門檻,應依平面條件擇優。

樓梯踏面尺寸、樓梯踏階尺寸與舒適度

  • 建議標準踏面深度約28公分,能讓多數成人腳掌穩定著地,降低踩空風險。
  • 當樓梯一階高度接近上限時,宜同步加大踏面深度;例如R=18 cm時,T至少取24~28 cm,並以2R+T落在60~65為佳。
  • 開放式樓梯(無踢面)亦須以等效R/T計入舒適與安全檢核,避免視覺與踩踏錯位造成危險。

樓梯寬度與傾斜角度配置

  • 樓梯寬度:居家至少75公分以上,建議80公分以上更利搬運家電及兩人交錯。
  • 傾斜角度與R/T:
    • 一般可在20°~45°;室內舒適約30°
    • 角度計算:θ ≈ arctan(R/T)。欲降角度,可降低R或增加T,但會增加踏數或Run長度。
  • 平面協調:若平面長度受限,可採雙跑梯(含平台)或旋轉梯,但仍須滿足樓梯深度法規與樓梯尺寸法規。

設計實務與檢核清單

  • 法規檢核
    • 確認適用條文(一般/無障礙/使用類組),核對R上限(16或18)、T下限(26或24)、2R+T區間(55~65)。
    • 檢核防滑、踏鼻與收邊細節,必要時增設防滑條。
  • 尺寸與舒適
    • 目標R:16~18.5 cm;目標T:25~30 cm(標準28)。
    • 優先滿足2R+T≈60(或落在63~65更順步),再與平面Run協調。
  • 平面與結構
    • 樓梯寬度≥75 cm;平台深度不少於一個樓梯寬度(依場域規範檢核)。
    • 檢討結構材質與受力、踏板厚度、扶手與欄杆高度與間距。
  • 施工與使用
    • 全梯R與T需統一,避免局部變化造成絆倒。
    • 優先採奇數踏配置,使起迄落點更自然。
    • 照明與防滑:確保踏面照度與濕滑環境的防滑等級。

結論

  • 設計安全、耐用且好走的樓梯,核心在於同時滿足樓梯高度法規與樓梯深度法規:R≤16或18、T≥24或26、並以55~65的2R+T區間作為總檢核。
  • 實務上,以樓梯計算公式與樓梯計算器快速枚舉階數,再在R(樓梯一階高度)、T(樓梯踏面尺寸/樓梯踏階尺寸)、樓梯寬度與傾斜角度之間取得平衡,目標是室內約30°、R 16~18.5 cm、T約28 cm的舒適組合。
  • 若空間受限,可調整踏數與平台配置;但不論如何,R/T須全梯一致,並以2R+T與最小深度門檻作最後把關,確保行走安全與體感舒適。

常見問題

  1. 根據本文,樓梯的級高與級深的法規門檻為何?
    A:有兩組門檻:一是 R≤16 cm、T≥26 cm,綜合 55 cm ≤ 2R+T ≤ 65 cm;二是 R≤18 cm、T≥24 cm,同樣綜合 55 cm ≤ 2R+T ≤ 65 cm。
  2. 何謂 2R+T 的綜合檢核?為什麼重要?
    A:2R+T 代表每階的水平與垂直尺寸的綜合平衡,常以 55–65 cm 作為綜合檢核範圍,確保步幅與踏面的協同舒適。
  3. 舒適的踏面深度與級高範圍大約是多少?
    A:室內舒適的 R 約 16–18.5 cm,T 約 25–30 cm(標準約 28 cm)。
  4. 樓梯寬度的最低與理想值是多少?
    A:住宅樓梯至少 75 cm,居家使用 80 cm 以上更佳,方便雙人交錯與搬運。
  5. 傾斜角度通常設定在什麼範圍?
    A:室內一般約 30°,可在 20°–45°,角度與 R/T 比相關,θ 約為 arctan(R/T)。
  6. 若要從樓高計算階數與踏面,該如何做?
    A:先以目標 R 設定階數 N(約 H/R),再求實際 R = H/N,接著用 T = 60 − 2R(或 63/65 − 2R),並檢核 T 是否 ≥24 或 ≥26 以及 2R+T 是否落在 55–65 之間。
  7. 為什麼常採用奇數踏數?
    A:可使起迄落點更自然,降低末階踩踏的不穩感與視覺跳動。
  8. 空間受限時有哪些設計選項?
    A:可採雙跑梯或含平台的設計,同時必須滿足法規與尺寸要求,且整梯的 R/T 要一致。
  9. 設計實務的檢核重點有哪些?
    A:確定適用法規(一般/無障礙/特定場域)、R 上限與 T 下限、2R+T 的區間、樓梯寬度、平面長度、踏面防滑與照明等細節。
  10. 有沒有快速評估樓梯可用性的流程或工具?
    A:可使用樓梯計算器,以淨高 H、可用平面長度與法規門檻為輸入,枚舉 N 並輸出 R、T、θ、Run,優先找接近 30°、且 Run 符合平面限制且符合 2R+T 的解。

Learn Laugh Speak
澳大利亞英語學習平台

平台以「數位互動 + 專業教師」的方式為核心,學生能直接透過應用程式和英語母語教師交流,獲得即時的指導與修正。

適合誰?
無論你是剛開始學英語,還是希望在職場或生活中精進英語,我們都有適合你的課程和評測。我們的國際測試系統還可以幫助你全面了解自己的實力,讓你在各種場景中輕鬆自信應對。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若有資訊誤植,懇請來信告知修改
choozseo@gmail.com

✦ 聯絡資訊 ✦

官網
https://choozseo.com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oozSEO

Email
choozseo@gmail.co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