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青年創業補助不用還?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SBIR創業補助(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計畫,絕對是台灣新創、中小企業、年輕創業家最強力的後盾!SBIR最高補助1,000萬元,不用分股票給政府,也不用償還,透過率每年資料透明,申請程式越來越簡化,從計畫書、審查簡報,到SBIR透過名單、公佈成功案例,都有明確流程與規範。
SBIR是什麼?透過率高嗎?
SBIR(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是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為扶植台灣創新研發、中小企業成長的補助方案。自成立以來,每年支援上千家企業踏入創新研發領域。SBIR最大特色就是:「只要計畫申請透過,補助金不用還、不分股,絕對減輕青年創業者負擔!」
SBIR透過率因不同階段及年度有所變化,通常Phase 1的透過率可達30~40%,Phase 2則約為15~20%。審查嚴謹但流程愈趨公開透明,每年都有SBIR透過名單公佈,可供查詢學習。
SBIR申請資格與須知
- 申請資格:
- 國內正式成立登記的公司、商業。
- 符合中小企業定義(實收資本額1億元以下、經常性員工200人以下)。
- 申請對象類型:
- 個別申請:由單一公司提出。
- 研發聯盟:3家以上公司合作共同申請。
- 補助內容可編列: 研發人員薪資、消耗性器材、原資料費、技術移轉(購買)費、研發裝置使用費、委託研究費等。
SBIR補助型態與金額比較
無論是中央型SBIR或地方型SBIR,申請時最高補助金額、執行期程、補助比重皆依階段略有差異:
申請型態 | Phase 1(先期規劃) | Phase 2(細部研發) | Phase 2+ | 研發聯盟 |
---|---|---|---|---|
補助上限 | 100萬元/6個月 | 500萬元/1年、1,000萬元/2年 | 500萬元/1年 | 3,000萬元/2年(依家數) |
自籌款比重 | 50% | 50% | 50% | 50% |
申請資格 | 個別或聯盟 | 個別或聯盟 | 個別或聯盟 | 聯盟(3家以上) |
補助科目 | 薪資、消耗品、原料、技轉等 | 薪資、消耗品、原料、技轉等 | 薪資、消耗品、原料、技轉等 | 薪資、消耗品、原料、技轉等 |
申請流程 | 審查簡報或計畫書 | 計畫書或簡報審查 | 計畫書或簡報審查 | 詳見申請須知 |
※ 補助最高以計畫總經費比重50%為限,例:申請500萬須備有500萬自籌款(以會計帳為主)。
SBIR計畫書範本與申請重點
過往SBIR必須提交完整的計畫書(內容包含:市場現況與問題、創新解決方案、研發團隊、經費規劃等),但為鼓勵創新,部分階段已簡化申請流程,採用「審查簡報」方式,讓新創團隊更易切入。官方網站與諮詢單位常提供SBIR計畫書範本及撰寫指引,建議預先詳讀並結合自家產業優勢。
常見申請重點:
- 創新性明確,技術或服務具市場潛力。
- 計畫經費合理、用途明確。
- 執行人員資歷完整。
青年創業補助,最高500萬元不用還
政府為鼓勵校園團隊與青創公司投入創新,SBIR創業補助金額分兩階段:
- 第1階段:補助50萬元(含學校創業輔導費15萬、團隊開辦費35萬)。
- 第2階段:針對績優團隊,再補助最高500萬元,補助比重50%,申請人必須備有對應自籌款。
全程補助都是「不用還」,提升青年創業成功率,幫助新創事業長大。
SBIR成功案例
許多台灣知名新創如智慧製造、綠能科技、物聯網應用公司,皆曾申請SBIR、SIIR或地方型相關補助。例如某物聯網新創公司,透過SBIR Phase 2補助,研發智慧感測裝置,現已量產銷售全球,成長數倍。每年官方都會公佈SBIR透過名單及優良計畫,供有意者參考借鏡。
結論SBIR補助,台灣新創最佳起點
SBIR不只是青年創業補助不用還的最佳選擇,更是台灣新創產業升級關鍵。無論你是剛起步的青年、或已具產線的中小企業,都能循SBIR申請須知設計專屬計畫、提升透過率。善用SBIR計畫書範本,多研究SBIR透過名單及成功案例,相信也能創造屬於你的創業傳奇!
若想進一步掌握SBIR補助申請重點與SOP,建議密切追蹤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網站,掌握最新補助公告,把握機會翻轉未來!
常見問題
- SBIR補助計畫是什麼?與其他補助有何不同?
A:SBIR(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是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推動的創新研發補助計畫,旨在扶持台灣中小企業進行研發創新。不同於貸款或需還款的補助,SBIR補助金額不用還,也不會分股給政府,陪伴企業成長。另外,流程公開透明,透過率較高,適合青年創業者和中小企業。 - 申請SBIR的資格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什麼?
A:申請資格包括在台灣正式登記的公司或商業,資本額在1億元以下,員工人數在200人以下。可以單獨申請,或與其他公司組成研發聯盟(3家以上合作),只要符合中小企業定義皆可。建議提前準備完整的公司資信與研發計畫。 - SBIR的補助金額是多少?不同階段有何差異?
A:SBIR補助包括Phase 1(約100萬元/6個月)、Phase 2(500萬至1,000萬元/1~2年),以及聯盟合作專案最高可達3,000萬元/2年。每階段補助金額及期限不同,且補助比重約為50%,企業需自行籌配資金。 - 申請SBIR需要提交哪些檔案?是否有範本可以參考?
A:通常需要提交計畫書,包括市場需求、技術創新性、研發內容、經費規劃與團隊介紹。官方網站及諮詢單位會提供範本與撰寫指引,建議提前參考並將內容與自家專案特點對應,以提升成功率。 - SBIR的申請流程是什麼?大概要多久能知道結果?
A:流程包括提出申請、審查與簡報、經審查委員會評議,最後公佈透過名單。從申請到結果公告約需數個月至半年不等,建議提前準備並持續追蹤官方公佈資訊。 - SBIR補助的金額是否有限制?若申請補助500萬元,需要自行準備多少?
A:補助金額以總經費的50%為最高限制。例如申請500萬元,企業須自籌同等金額的資金,即約需準備500萬元左右,並以企業會計帳為準。 - 青年創業者申請SBIR,有什麼特別的補助措施嗎?
A:對青年創業者或校園團隊,政府提供特別扶植,例如第一階段補助50萬元(含學校輔導費15萬、團隊開辦費35萬),第二階段最多再補助500萬元。這些補助皆不用還,有助於青年打好基礎。 - 成功申請SBIR的企業有什麼樣的案例?可以借鏡嗎?
A:許多台灣新創公司,如智慧製造、綠能、物聯網公司,都曾成功申請SBIR,並將研發成果轉化為商品或國際行銷。官方會公佈優秀計畫與成功案例,提供申請者借鏡與激勵。 - 申請SBIR時,最常遇到的困難有哪些?該如何克服?
A:常見困難包括計畫書撰寫不清楚、技術潛力不足或經費規劃不合理。建議提前研究範本,多與專案顧問或曾申請過的企業交流,並將創新性、市場潛力明確展現,提升成功率。 - 如果我的企業符合條件,何時建議開始準備申請SBIR?
A:建議在公司研發企劃逐漸成熟、產品構想明確後,即可著手準備申請資料。密切關注經濟部中小企業署的公告,提前準備計畫書與相關檔案,才能把握每次申請良機,增加成功機率。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