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是什麼?碳權英文、種類、價格、交易與購買攻略一文看懂

碳權是什麼?碳權英文與基礎觀念

  • 碳權英文:最常用為 carbon credits(又稱碳信用、抵換額度、減量額度),口語上的 carbon right 並非嚴謹法律用語;若指政府配發之排放配額,英文通常是 emission allowance。
  • 本質與單位:碳權代表可排放或可抵換的一定量溫室氣體權利,常以公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計價,1 噸二氧化碳當量=1 單位。
  • 市場分法:
    • 合規市場(Compliance):多以配額 allowance 為主,用於受管制對象的法定減排義務。
    • 自願市場(Voluntary):以碳信用 credit 為主,來自認證過的減量或碳移除專案(如能效、甲烷回收、造林等)。
  • 台灣用語提醒:現行碳權法規未使用「碳權」一詞,多採「減量額度(reduction credit)」作為抵換工具名稱。

台灣碳權交易平台現況與里程碑

  • 台灣碳權交易所(TCX)於 2023/8/7 正式掛牌,由證交所與國發基金共同出資,提供三大項目: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國際碳權買賣,以及碳諮詢與教育訓練。
  • 2023/12/22 國際碳權交易板塊開放並完成首批自願性碳權成交,為台灣首次掛牌交易國際高品質碳權(引入來自亞洲、非洲與南美洲等地)。
  • 台灣碳權交易平台的角色:協助大型與中小企業接軌國際減碳、取得抵換額度,支援供應鏈減碳與企業碳中和。

台灣碳權價格:國內外行情速覽

  • 國內減量額度(定價交易案):碳交所公告 6 個專案、合計 6,080 噸,價格約每噸新台幣 2,500–4,000 元。
  • 首批國際自願性碳權成交價:約每噸 3.9–12 美元。
  • 影響價格因素:額度品質(附加性、永久性、洩漏風險)、專案型態(造林/可再生能源/甲烷捕集等)、驗證標準、供需與國際趨勢。

台灣與國際碳額度比較表(用途、規範、價格範圍)

類型 法規用語/英文 主要用途 認證/標準 主要交易/註冊 近期價格區間 注意事項
國內減量額度 減量額度 / reduction credit 國內抵換、企業自願減碳 依「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及相關審查 台灣碳權交易所(TCX)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 約 NT$2,500–4,000/噸 案源有限;須留意方法學、審查與移轉規範
國際自願性碳權 Carbon credits 供應鏈減碳、碳中和 國際標準(如 Verra、Gold Standard 等) TCX 國際板塊、國際註冊平台/經紀 約 US$3.9–12/噸(首批成交) 額度品質差異大,注意雙重計算與項目額度真實性
合規配額 Emission allowance 法規遵循(合規市場) 各地法規(如 EU ETS、加州等) 各合規市場/金融商品(如期貨、ETN/ETF) 依市場而異 與自願市場不同,不可混用;價格波動與政策高度連動

碳權法規與政策重點(台灣)

  • 母法:氣候變遷因應法(2023 年修正通過),訂定 2050 淨零目標,授權徵收「碳費」(非碳稅),並提到碳交易制度。
  • 用語:法規採「減量額度」而非「碳權」作為抵換工具名稱。
  • 交易機制:碳交所依「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建置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促進企業參與。
  • 碳費與定價:民間團體(如綠色和平)曾建議起徵價至少 NT$300/噸並逐年調升,屬倡議參考,非正式定價。
  • 企業遵循:在碳費、供應鏈查核與盤查規範逐步到位前,企業可先行盤查(GHG Inventory)、設科學基礎目標(SBTi)、評估抵換策略與額度品質控管。

碳權林地:如何把森林碳匯變成可交易的碳權

自然碳匯(Carbon sink)包括森林、草原、土壤、海洋與沿海生態(紅樹林、鹽沼等),可吸收與儲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形成「森林碳權」等自然型信用的主要來源。

林地變碳權的三種常見合作模式

  • 地主將林地租售給企業,供其造林或經營管理,再進行森林碳權認證。
  • 地主先把碳匯轉換為碳權,再出售給企業。
  • 由企業/地主/服務商整合專案,依方法學申請碳權。

申請重點(以國內實務方向為例)

  • 林地屬人為管理的人造林、樹齡通常需小於一定年限(如 22 年以下)。
  • 建立基線(Baseline):評估原始林地排放/吸收情況。
  • MRV 機制:監測(Monitoring)、盤查/報告(Reporting)、第三方查證(Verification)。
  • 提送國內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由原抵換專案調整而來),經審查核發額度後始可交易。
  • 經營考量:台灣土地昂貴且面積有限,單位成本可能高於國際自願市場在海外購買之成本。若具林業經營能力或可提供管理服務,效益與可行性更佳。

台灣最大碳權公司與產業鏈

  • 台灣最大碳權公司(平台視角):台灣碳權交易所(TCX)為全國性碳權與減量額度交易平台,由公股出資、具公信力與規模,現階段被視為國內最主要、規模最大的碳權交易與服務平台。
  • 產業鏈與配套:
    • 盤查與顧問(GHG/ESG)、方法學開發、第三方查證機構。
    • 國際認證與註冊(如 Verra、Gold Standard 等,屬國際機構)。
    • 專案開發商(能效、再能、甲烷、林業等)、買方企業、服務整合商。

碳權概念股:族群與觀察

  • 族群切分:
    • 碳權大戶/受惠傳產:紙業、水泥、化工、資源循環等。
    • 碳捕捉(Carbon capture)與低碳技術鏈。
    • 碳盤查、雲端與軟體服務(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Management)。
  • 台股與美股常見「碳權概念股」範例(部分):
    • 傳產:正隆(1904)、華紙(1905)、榮成(1909)、農林(2913)、寶隆(1906)、台泥(1101)、台塑(1301)、國產(2504)、永光(1711)、中華化(1727)、東聯(1710)。
    • 資訊/雲端/軟體:精誠、凌群、伊雲谷、叡揚、倍力…等。
  • 國際相關商品(合規市場曝險為主):iPath B 系列碳排放額度 ETN(GRN)、KraneShares 全球碳策略 ETF(KRBN)、KraneShares 加州碳配額策略 ETF(KCCA)。另有潔能題材 ETF(如 ICLN)屬廣義能源轉型,非直接碳額度。
  • 風險聲明:碳政策、法規與價格波動性高;題材與基本面落差需評估,投資務請自負風險。

碳權怎麼買?採購與投資兩路徑

企業/機構(為減碳與碳中和目的)

  • 透過台灣碳權交易平台(TCX):
    • 國內減量額度:依平台規則採購移轉。
    • 國際自願性碳權:與具公信力之國際認證機構合作引入之額度。
  • 直接向國際註冊/經紀購買:如 Verra、Gold Standard 等註冊平台的經紀商與整合服務商。
  • 自建專案取得額度:能效提升、再生能源、甲烷捕集、碳權林地等,經第三方驗證與註冊後取得 credit。
  • 品質與合規檢核清單:
    • 附加性、永久性、洩漏風險與監測計畫
    • 第三方驗證報告、方法學適用性與版本
    • 是否避免雙重計算、是否符合供應鏈與揭露框架要求(如 SBTi、GHG Protocol)

個人/投資人(為資產配置目的)

  • 股票與 ETF/ETN:
    • 台股「碳權概念股」族群(傳產+雲端軟體)。
    • 合規市場曝險的國際 ETF/ETN(KRBN、KCCA、GRN 等)。
  • 留意:
    • 自願性碳權與合規配額兩種市場機制不同,金融商品追蹤標的與目的各異。
    • 交易成本、流動性、退場機制與法規變動風險需審慎評估。

結論

台灣碳權交易平台已於 2023 年掛牌運作並開啟國際碳權交易,台灣碳權價格逐步成形:國內減量額度約 NT$2,500–4,000/噸,國際自願性碳權首批成交約 US$3.9–12/噸。現行碳權法規以「減量額度」為法定用語,碳費與交易制度也在完善中。對企業而言,可透過 TCX 或國際平台採購高品質額度、或自建專案;對投資人來說,除直接涉入自願碳市場,也可透過碳權概念股與合規市場 ETF/ETN 間接配置。若涉及碳權林地,需落實方法學、MRV 與第三方驗證,並衡量台灣土地成本與國際採購的效益差異。綜合而言,先做好盤查與減量,再以高品質碳權作為輔助,是現階段兼顧合規、品牌與成本效益的穩健做法。

常見問題

碳權是什麼?英文與基礎觀念為何?

A:碳權指可排放或可抵換的一定量溫室氣體的權利,常以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計價,分為合規市場以配額為主、自願市場以碳信用為主;在台灣,通稱為減量額度,英文常見為 carbon credits,而 carbon right 則不是嚴謹法律用語。

台灣碳權交易平台現況與里程碑有哪些?

A:台灣碳權交易所(TCX)於2023/8/7正式掛牌,由證交所與國發基金共同出資,提供國內減量額度、國際碳權與碳諮詢等三大服務;2023/12/22國際碳權交易板塊開放並完成首批自願性碳權成交。

台灣碳權價格目前行情如何?

A:國內減量額度約NT$2,500–4,000/噸,首批國際自願碳權約US$3.9–12/噸,價格受額度品質、專案型態、驗證標準、供需與國際趨勢等因素影響。

國內外碳額度之區別與用途為何?

A:國內減量額度用於國內抵換與自願減碳,依台灣法規審查;國際自願碳權以Verra、Gold Standard等國際標準為依據,適用於跨國供應鏈減碳與碳中和;合規配額則是法規管制對象的排放配額,與自願市場不同。

碳權法規與政策重點(台灣)為何?

A:母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設定2050淨零目標,授權碳費與碳交易制度,交易機制以「減量額度」為法定用語;碳費定價有倡議性建議,企業宜先盤查排放、設定科學基礎目標並評估抵換策略。

碳權林地是什麼?如何把森林碳匯變成可交易的碳權?

A:自然碳匯(森林、草原、土壤等)可形成森林碳權;常見合作模式包括地主租售林地、先轉換為碳權再出售、或整合專案,由方法學申請、驗證與註冊後交易;申請要點含基線設定、MRV機制與第三方查證,且林地年齡與管理須符合規範。

台灣最大碳權公司與產業鏈為何?

A:台灣最大的碳權平台是台灣碳權交易所(TCX),提供盤查與顧問、方法學開發、第三方查證、國際認證註冊、專案開發等產業鏈配套。

碳權概念股的族群有哪些?投資風險如何?

A:族群包含碳權大戶與傳統產業、碳捕捉與低碭技術、碳盤查與雲端服務等;投資時需留意政策變動、價格波動與題材與基本面的落差,風險需自行評估。

碳權怎麼買?企業與個人各有何路徑?

A:企業可透過 TCX購買國內減量額度或國際自願碳權,或自建專案再取得額度;個人可投資碳權概念股,或透過追蹤自願市場的 ETF/ETN 進行配置,但需區分自願市場與合規市場的差異。

實務結論與建議是什麼?

A:先盤查排放並設定科學基礎目標,選用高品質碳權(具附加性、永久性、低洩漏風險、良好驗證),再評估成本效益,透過 TCX 或國際平台取得抵換額度或自建專案,同時留意法規變動與市場風險。

Learn Laugh Speak
澳大利亞英語學習平台

平台以「數位互動 + 專業教師」的方式為核心,學生能直接透過應用程式和英語母語教師交流,獲得即時的指導與修正。

適合誰?
無論你是剛開始學英語,還是希望在職場或生活中精進英語,我們都有適合你的課程和評測。我們的國際測試系統還可以幫助你全面了解自己的實力,讓你在各種場景中輕鬆自信應對。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若有資訊誤植,懇請來信告知修改
choozseo@gmail.com

✦ 聯絡資訊 ✦

官網
https://choozseo.com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oozSEO

Email
choozseo@gmail.co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