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排放與淨零碳排差異是什麼,中小企業如何90天內快速落地?

淨零排放意思與淨零碳排定義

淨零排放意思:指在特定期間內,人為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扣除人為移除的量後等於零。根據IPCC,這是全球升溫控制在1.5°C的關鍵條件。

淨零碳排定義:多聚焦於二氧化碳(CO₂)排放的平衡,強調以減量為先,再以高品質碳移除彌補難以消除的剩餘排放。

為因應2050淨零碳排聯合國架構與企業實務,台灣亦提出2050淨零碳排台灣路徑,將能源轉型、產業低碳化與社會系統革新結合,形成政策與市場雙軌驅動。

混用名詞釐清:淨零碳排淨零排放差異

多數場合兩者被混用,但學理與實務上仍有差異:前者較聚焦CO₂,後者涵蓋所有GHG(CO₂e)。企業規劃時,建議明確界定範疇與基準年,並採用國際標準落實管理。

差異比較表

名稱 核心意思 時間範圍 邊界與範疇 減量優先順序 抵換/移除角色 驗證與標準
淨零碳排(Net Zero CO₂) CO₂排放與移除達平衡 以長期目標為主(至2050) 多採企業全價值鏈(範疇1-3) 先減量、再移除 僅針對難以消除的剩餘CO₂ 參考IPCC、SBTi Net-Zero、ISO 14064/67
淨零排放(Net Zero GHG) 所有溫室氣體(CO₂e)達平衡 以長期目標為主 企業/產品/城市等多層級 以科技與流程減量為核心 僅限剩餘量,以移除為主、抵換為輔 IPCC、SBTi、ISO 14064系列
碳中和(Carbon Neutral) 在界定邊界內排放以抵換/移除達零 可短中期(年度/專案) 可聚焦產品、活動、組織 鼓勵減量,但可較快藉抵換達成宣告 合格碳權抵換扮要角 ISO 14068-1:2023(碳中和)

全球與台灣的淨零碳排政策與時程

  • 全球:2015年《巴黎協定》奠定2050淨零碳排聯合國共同願景,各國以國家自主貢獻(NDC)與產業政策內化「碳成本」。供應鏈再以採購條件將淨零要求傳導至中小企業。
  • 台灣:2022年3月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2050淨零碳排台灣),推動能源轉型、運具電動化、產業低碳化與碳定價。中長期採行碳費/碳定價、揭露與盤查制度、低碳技術與再生能源擴張,形成淨零碳排政策的核心組合。

中小企業為何需要淨零轉型

  • 市場與供應鏈:國際品牌導入「供應鏈淨零」採購門檻,要求盤查與減量績效。
  • 融資與成本:金融機構導入ESG淨零碳排風險審查,節能投資可降低電力成本與碳費曝險。
  • 法規與競爭力:符合淨零碳排政策與揭露要求,有助爭取標案、品牌加值與海外訂單。

目標與服務:中小企業減碳服務站的角色

壹、目的

  • 協助中小企業掌握溫室氣體排放,運用AI數位減碳工具進行碳估算,掌握碳排熱點。
  • 依據中小企業實際需求,協助檢視辦公室節能改善、製程設備節能改善,並以成本效益導向擬定路線。

貳、服務內容

  • 盤查輔導:快速建立範疇1、2、3碳盤查,萃取高排區(熱點)。
  • 工具導入:導入AI預測、IoT能管平台,進行用電/製程參數最佳化。
  • 教育培力:結合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之趨勢概論、國際規範、工具應用與對策課程。
  • 專案規劃:設計節能、汰換老舊耗能設備與製程改善專案,評估投報率與回收期。

中小企業減碳服務站可成為企業與政府資源、金融方案、技術供應商之間的「單一窗口」。

操作流程:從知碳期到淨零期

  • 知碳期:建立基準年與排放邊界,使用AI數位減碳工具完成碳估算,辨識前10大碳排熱點,並對齊國際規範(如ISO 14064)。
  • 減碳期:
    • 辦公室側:照明LED化、空調變頻與溫控、伺服器與影印機節能管理、無紙化。
    • 製程側:高耗能馬達/空壓機/鍋爐效能提升,熱能回收,製程參數最佳化,材料替代與減廢。
    • 能源轉型:綠電採購、屋頂太陽能、自備儲能與需量反應。
  • 淨零期:導入新技術(如電氣化、氫能、生質能、碳捕捉與封存/利用),將剩餘排放以高品質碳移除因應,並依ISO 14068-1:2023規範進行聲明與驗證。

工具與標準:ISO 14068-1、GHG Protocol與AI數位減碳

  • ISO 14068-1:2023(碳中和):規範碳中和聲明的原則、要求與驗證流程,強調先減量後抵換、透明揭露。
  • GHG Protocol:提供範疇1(直接)、範疇2(購買電力/蒸汽)、範疇3(供應鏈與使用端)之盤查框架。
  • AI數位減碳工具:以歷史數據與即時感測資料建立模型,預測用能峰值、偵測異常與推薦最佳控制策略;可結合ESCO專案與金融方案落地。

情境案例:街邊店、服務業、製造業的減碳重點

  • 中小微企業(街邊店、商家)
    • 快速行動:LED、排班控溫、冰箱與冷凍設備節能、門市用電分路監測。
    • 成效衡量:每坪/每營業額能耗強度,季度檢視。
  • 中小型服務業(零售、連鎖加盟、餐飲)
    • 系統化:中央廚房設備效率、冷鏈控溫、物流路線最佳化、雲端POS減紙化。
    • 綠電策略:採購綠電/憑證、選擇綠色機房。
  • 中小型製造業
    • 製程節能:空壓系統減壓漏、變頻馬達、餘熱回收、爐窯升級。
    • 材料與廢棄物:高再生料比、閉環回收、減廢與再利用。
    • 供應鏈:上游材料碳足跡、下游客戶使用階段與回收設計。

融資與夥伴:以永豐銀行為例的生態圈

  • 永豐銀行於2022年3月率先響應企業淨零目標,承諾2030自身營運零碳排,2050全資產組合淨零排放,並啟動「淨零種子團隊」協助中小企業。
  • 融資工具:節能設備貸款、綠電PPA融資、ESCO績效保證方案、碳資產管理諮詢,鏈結ESG淨零碳排需求。
  • 企業可結合中小企業減碳服務站與金融夥伴,加速專案投資回收與規模化擴散。

90天行動藍圖(中小企業適用)

  • 第1–30天
    • 盤查啟動:界定邊界、建立基準年、蒐集範疇1-3數據。
    • 導入工具:選用AI數位減碳平台,完成初步碳估算與熱點矩陣。
    • 能效健檢:辦公與製程能耗快速稽核。
  • 第31–60天
    • 快速減碳:LED、變頻、空壓機與冷卻水塔優化、無紙化與減塑。
    • 綠電選項:評估綠電憑證/購售電、屋頂PV可行性。
    • 成本效益:以IRR/回收期排序投資清單,撰寫專案計畫書。
  • 第61–90天
    • 目標設定:對齊科學基礎目標與2050藍圖,切出短中長期KPI。
    • 標準與驗證:規劃ISO 14064/14068-1路徑與第三方查證。
    • 融資對接:與銀行與ESCO洽談,鎖定第一批專案落地。

結論

對中小企業而言,邁向淨零不只是責任,也是成長契機。以「知碳期—減碳期—淨零期」為主軸,結合AI數位減碳工具、ISO 14068-1:2023與中小企業減碳服務站的支持,能在最短時間內掌握碳排熱點、完成高CP值節能改善,並對齊2050淨零碳排聯合國與2050淨零碳排台灣路徑。以減量為先、標準為依歸、金融為助力,讓ESG淨零碳排成為企業競爭力與永續價值的雙引擎。

常見問題

  1. 淨零排放與淨零碳排放的差異是什麼?
    A:淨零排放指在特定期間人工排放扣除移除後等於零,涵蓋所有GHG;淨零碳排放則聚焦於CO₂,邊界通常包含範疇1-3,減量為先,並以高品質碳移除補足剩餘排放,驗證可參考IPCC、SBTi等。
  2. 淨零碳排與淨零排放在邊界與範疇上有何差異?
    A:Net Zero CO₂ 以CO₂為邊界、範疇1-3,強調先減量再移除;Net Zero GHG 則涵蓋所有溫室氣體(CO₂e),同樣以長期目標為主、以減量為核心,移除與抵換的角色略有差異。
  3. 台灣2022年提出的2050淨零碳排路徑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A:結合能源轉型、運具電動化、產業低碳化與碳定價,並推動揭露與盤查、低碳技術與再生能源擴張,形成政策與市場雙軌驅動。
  4. 為什麼中小企業需要淨零轉型?
    A:因國際品牌的供應鏈淨零採購門檻、金融機構的ESG風險審查,以及法規揭露要求,淨零轉型可提升競爭力、降低成本與風險。
  5. 中小企業減碳服務站的角色與服務內容是什麼?
    A:成為政府、企業、金融與技術供應商的「單一窗口」,提供盤查、AI工具導入、教育培力與專案規劃等,協助制定落地路線。
  6. 「知碳期、減碳期、淨零期」各期的重點為何?
    A:
    • 知碳期界定基準年與邊界、完成碳估算與熱點辨識
    • 減碳期實作節能、綠電與能源轉型等
    • 淨零期導入高品質碳移除,並依ISO 14068-1進行聲明與驗證。
  7. 常用的工具與標準有哪些?
    A:ISO 14068-1:2023(碳中和聲明原則與驗證)、GHG Protocol(範疇1-3盤查框架)、以及AI數位減碳工具,並可搭配ISO 14064/67等。
  8. 90天行動藍圖的重點內容是什麼?
    A:
    • 第1–30天進行盤查與基準設定、蒐集數據與熱點
    • 第31–60天推動快速減碳與綠電規劃並整理投資清單
    • 第61–90天設定科學目標與路徑、完成驗證與融資對接。
  9. 以永豐銀行為例的淨零生態圈工具有哪些?
    A:節能設備貸款、綠電PPA融資、ESCO績效保證、碳資產管理諮詢等,並可與中小企業減碳服務站協同促成專案落地。
  10. 情境案例(街邊店、服務業、製造業)的減碳重點各自為何?
    A:
    • 街邊店以LED、控溫、冷凍設備與無紙化為主
    • 服務業強化中央廚房設備效率、冷鏈與雲端化
    • 製造業聚焦餘熱回收、變頻、爐窯升級與材料循環,同時建立KPI與監測機制。

Learn Laugh Speak
澳大利亞英語學習平台

平台以「數位互動 + 專業教師」的方式為核心,學生能直接透過應用程式和英語母語教師交流,獲得即時的指導與修正。

適合誰?
無論你是剛開始學英語,還是希望在職場或生活中精進英語,我們都有適合你的課程和評測。我們的國際測試系統還可以幫助你全面了解自己的實力,讓你在各種場景中輕鬆自信應對。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若有資訊誤植,懇請來信告知修改
choozseo@gmail.com

✦ 聯絡資訊 ✦

官網
https://choozseo.com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oozSEO

Email
choozseo@gmail.co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