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一種常見但難以預測的神經系統疾病,不僅在人類中如此,狗狗也會受到其影響。根據統計,每200隻狗狗中,會有1到5隻會發生癲癇。而在面對狗狗癲癇發作時,飼主最擔心的莫過於狗狗吃癲癇藥的副作用。因此,在治療前,醫師必須與飼主做良好的溝通,讓飼主瞭解治療的目的,按時給藥的重要性,並充分了解到使用藥物可能的副作用及毒性。
狗狗癲癇初期:如何辨識症狀
狗狗的癲癇症狀在初期可能並不明顯,但飼主需要謹記以下幾個常見的癲癇發作表現:
- 失去平衡:狗狗突然滑倒,站不起來,身體和頭部晃動激烈。
- 尿失禁:因為神經系統的不正常放電導致控制能力喪失。
- 不自主動作:如咀嚼動作,舌頭發紫等。
- 疲勞和虛弱:發作結束後,狗狗通常會非常疲憊,腳軟無力。
狗狗癲癇會好嗎?治療與控制方法
癲癇是一種目前無法治癒的疾病,但透過有效的藥物治療,可以使癲癇發作得到良好的控制。常用的癲癇藥物有Phenobarbital和Keppra,但每種藥物都有其自身的副作用。例如,Phenobarbital效果佳,但容易引起嗜睡、運動失調、多喝、多尿、多吃等副作用,還有肝毒性和誘導肝臟代謝酵素等問題。相較之下,Keppra對肝腎的損害較小,但也不能忽視其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包括喘和手腳無力。
飼主必須與獸醫師密切合作,按時給藥,並根據狗狗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停藥或隨意改劑量很有可能導致更加嚴重的反彈性癲癇發作。
狗癲癇藥價錢與購買地點
狗癲癇藥可以在許多寵物醫院和專業寵物藥房購買。價錢視地點和藥物種類而定,例如,Phenobarbital每月的花費約為數百元至千元不等,Keppra的價錢可能略高一些。
在香港,EaseSureS是較為普遍的選擇之一,會員價約為$330。能在網購平臺上購買,或者到實體店如荔枝角香港工業中心C座6樓11室購買。
狗狗癲癇的飲食調控
除了藥物治療外,飲食也可以輔助控制狗狗的癲癇發作。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如生酮飲食)被認為在某些情況下能夠減少癲癇發作的頻率。飼主應根據醫師的建議,為狗狗制定合適的飲食計劃。
面對藥物副作用的挑戰與應對
使用癲癇藥物治療狗狗時,飼主必須注意各種副作用的出現,包括:
- 嗜睡:由於藥物使抑制神經過度放電,狗狗可能會顯得特別疲憊。
- 食慾異常:某些癲癇藥物如Phenobarbital可能會使狗狗的食慾異常旺盛。
- 多尿和多喝水:這是Phenobarbital的常見副作用之一。
- 肝腎損害:長期使用抗癲癇藥物可能會對肝腎產生影響,須定期進行血液檢測。
除此之外,獸醫師可能會給予含有Diazepam(鎮靜劑)成分的肛門塞劑,作為緊急抑制大腦放電狀況的備用藥,但也因其有肝腎受損的風險,需要在獸醫師指導下謹慎使用。
定期回診與用藥調整
在已經開始使用癲癇藥物控制的情況下,定期回診非常必要。獸醫師需要檢測狗狗的肝腎功能,並根據近期的癲癇發作頻率和強度,調整藥物劑量或配方。有時,第一線用藥無法完全控制癲癇時,獸醫會加入第二用藥,以降低單一藥物的副作用。
打造健康環境及心態
最後,飼主還需要注意給狗狗提供一個安靜、無刺激的環境。過度興奮、焦慮可能引發或加重癲癇發作。狗狗發作後的恢復期要給予充分的休息和關愛,避免受到額外的刺激。
結論
狗狗癲癇是一種需要耐心和細心管理的長期疾病。良好的治療效果離不開飼主和獸醫師的緊密合作。透過按時給藥、合理飲食、定期回診和適當的環境調整,可以有效減少狗狗癲癇發作的次數和強度,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藥物副作用的影響。面對這一挑戰,飼主應保持積極的心態,多與專業獸醫師溝通,共同為狗狗的健康努力。
常見問題
-
狗狗癲癇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避免給狗狗過度刺激和焦慮的環境。
提供狗狗健康均衡的飲食。
定期帶狗狗去獸醫進行健康檢查。 -
狗狗癲癇治療需要多久才能見到效果?
每隻狗狗對癲癇藥物的反應不同,有些可能在幾天內有明顯改善,而有些可能需要幾周甚至幾個月才能穩定。 -
狗狗癲癇發作時的急救措施是什麼?
發作時保持冷靜,遠離狗狗的嘴巴和牙齒,避免意外受傷。
讓狗狗處於安全的地方,等待發作結束。
如有需要,可緊急使用醫師開立的肛門塞劑。 -
癲癇藥物是否會影響狗狗的生活質量?
在醫師的指導下正確使用,通常能夠達到控制癲癇的目的,不會顯著影響狗狗的生活質量。 -
狗狗發作頻率降低後是否可以停止使用藥物?
醫師建議及時停藥,避免反彈性癲癇發作的風險。 -
狗狗癲癇與遺傳有關嗎?
一部分狗狗癲癇可能與遺傳有關,如有家族病史,需要特別留意。 -
狗狗癲癇發作的危險性有多高?
雖然癲癇發作本身通常並不致命,但長期反覆發作會對狗狗身體和心理造成負擔。 -
狗狗癲癇的頻率是否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
有些狗狗隨著年齡增長,癲癇發作的頻率也會增加,但不是所有狗狗都會如此。 -
癲癇藥物是否有可能成癮?
癲癇藥物通常不會造成成癮問題,但需按時按量使用,避免過量或停藥緩慢減量。 -
狗狗癲癇與其他疾病有關聯嗎?
癲癇可能與其他神經系統疾病、腦部問題或荷爾蒙失調有關,需要經過獸醫師的詳細檢查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