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反抗型依戀:在不安全依戀中的自我保護

反抗型依戀(Resistant attachment),亦稱“矛盾型依戀”或“C型依戀”,是指嬰兒依戀中的一種特殊情況。美國心理學家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在1978年首次提出,約10%的嬰兒屬於此類。這一類依戀屬於不安全依戀,且具有獨特的特徵,對個人及其未來的人際關係有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反抗型依戀特質、成人依戀型別及其在愛情中的具體表現,並探討如何克服因反抗型依戀而導致的不安全感。

反抗型依戀特質

反抗型依戀嬰兒在與母親分離並重聚時表現出極端的情緒反應。他們在分離時會表現出極度的痛苦,而在重聚後,儘管母親嘗試安撫,他們可能依然保持抗拒、憤怒的態度。這種行為反映出他們對母親的不信任,但同時又渴望得到她的關注和愛護。這種矛盾行為源於他們對情感的焦慮和不確定,反映了焦慮型依附(Anxious attachment)的典型特徵。

成人依戀型人格四種

成人依戀被分為四種型別:安全型、痴迷型、恐懼型和疏離型。這四種型別由「焦慮」和「迴避」兩個維度組合、區分而來,分別反映出不同特質及其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1. 安全型

安全型依戀者通常在愛情和人際關係中保持積極樂觀,並能夠輕鬆地信任他人。他們擁有較高的情感穩定性,能夠有效處理衝突,並且容易建立持久且健康的關係。

2. 痴迷型

痴迷型依戀者通常充滿焦慮,對愛情和伴侶的依賴過度。他們害怕被拋棄,因此往往表現出強烈的控制慾和佔有欲,這容易導致情感上的沖突和不穩定。

3. 恐懼型

恐懼型依戀者對親密關係既渴望又害怕。他們往往有強烈的自我懷疑和不安全感,害怕被傷害,因此表現出很高的情感迴避特質,難以建立深厚的關係。

4. 疏離型

疏離型依戀者則常常對親密關係保持距離。他們對依賴的反抗是一種防禦機制,自認不需要伴侶,並且自我表露太少,可能表示對這段關係缺乏興趣或無法給出承諾。

反抗型依戀的成人表現

反抗型依戀人格在成人期通常會延續其不安全依附的特質,並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他們常常在感情中懷疑自己也懷疑對方,因為深怕對方離開,選擇先用各種放棄感情的決定故意將對方推遠。他們試圖表現出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強硬,以防止自己受到傷害,這也體現了反抗型依戀人格的防禦機制。

具體表現如下

  1. 強烈的被遺棄感和拋棄感:反抗型依戀人格容易感到不安全,常常擔心自己會被拋棄。同時,他們也會懷疑對方的真心,擔心自己不被愛。

  2. 自我懷疑和對伴侶的懷疑:他們不僅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還會懷疑伴侶的忠誠和愛意,這會導致他們在感情中的防禦性行為。

  3. 故意推遠對方:由於害怕感情中的痛苦,他們往往會先行退卻,可能表現出冷漠、強硬,甚至說出傷害對方的話,以保持自我保護。

  4. 情感上的強硬:為了抵抗內心的脆弱,反抗型依戀者通常會在外表上展示出堅強,不願透露內心的真實感受。

迴避型依戀與反抗型依戀的區別

值得注意的是,反抗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都有防禦特質,但兩者的行為模式有所不同。迴避型依戀者(Avoidant attachment)並不是在抵抗親密,他們對依賴的反抗是一種防禦機制,表現為對親密關係的疏遠。研究顯示,迴避型依戀的人往往不會透露自己的事,並且有意或無意地表達自己不需要伴侶,而反抗型依戀者則是透過故意推開對方來保護自己。

如何克服反抗型依戀導致的感情不安全感

反抗型依戀者要克服愛情中的不安全感,首先需要學會自我認識和自我接受。理解反抗型依戀是什麼,以及其對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影響,是改善感情狀況的第一步。以下是一些具體步驟和建議:

1. 自我反思

能夠認識到反抗型依戀對自己感情生活的影響,進而進行深刻的自我反思,是改善的關鍵。透過心理諮詢或自我學習,瞭解自己的依戀特質及其根源,並瞭解如何應對這些情緒。

2. 學會愛自己

只有學會愛自己,才能夠學會正確地愛別人。這包括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提升自我價值感,並學會關注自己的情感需求。

3. 建立信任

透過與伴侶的溝通和互動,逐步建立起互信。這需要雙方的配合和努力,並且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與磨合。

4. 尋求專業幫助

當自我調整效果不佳時,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專業人士可以提供專業的意見和建議,幫助你更好地處理情感問題。

總結

反抗型依戀(矛盾型依戀)在嬰兒期表現為對母親的一種不安全依戀,而在成熟女期則會對愛情和人際關係產生重大的影響。理解反抗型依戀的特質和其對應的成人依戀型別,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及改善人際關係。透過自我反思、學會愛自己、建立信任和尋求專業幫助,可以有效克服因反抗型依戀所帶來的感情不安全感,進而建立健康且穩定的關係。

常見問題

  1. 什麼是反抗型依戀?
    A:反抗型依戀是嬰兒依戀中的一種不安全依戀形式,表現為對母親的憂慮和不信任。

  2. 反抗型依戀的特徵是什麼?
    A:反抗型依戀嬰兒在分離和重聚時表現出極端的情緒反應,表現為對母親的不信任和渴望。

  3. 成人依戀被分為哪四種型別?
    A:成人依戀被分為安全型、痴迷型、恐懼型和疏離型。

  4. 安全型依戀者通常具有什麼特質?
    A:安全型依戀者通常保持積極樂觀、信任他人,並能有效處理衝突,建立健康的關係。

  5. 反抗型依戀者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是什麼?
    A:反抗型依戀者通常表現出被遺棄感、自我懷疑、強硬和故意推遠的特徵。

  6. 反抗型依戀與迴避型依戀有何不同?
    A:反抗型依戀者會故意推遠對方保護自己,而迴避型依戀者則經常保持距離。

  7. 如何克服反抗型依戀帶來的感情不安全感?
    A:透過自我反思、學會愛自己、建立信任和尋求專業幫助來克服反抗型依戀所帶來的感情不安全感。

  8. 該如何建立信任在親密關係中?
    A:透過與伴侶的溝通和互動,逐步建立起互信,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和長時間的積累。

  9. 什麼是迴避型依戀?
    A:迴避型依戀是一種對親密關係疏遠的依戀方式,不表現為反抗,而是對依賴的反抗。

  10. 為什麼自我認識和接受對於克服反抗型依戀很重要?
    A:自我認識和接受是改善感情狀況的關鍵步驟,有助於瞭解依戀特質和情緒根源。

✦ 聯絡資訊 ✦

官網
https://choozseo.com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oozSEO

Email
choozseo@gmail.co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